至关于分子诊断、POCT、微流控,未来第三方实验室
行业资讯发布时间:2022-11-11
(图片源于深圳湾)
【中国化工仪器网 行业动态】体外诊断,在人体以外对血液、尿液进行诊断,为医生提供相应的根据。
有人认为,IVD的数据量在医疗全部行业里数据量占首位,是1个非常好的细分领域,市场非常大,未来空间也非常大。对创业者,这块将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也有人认为,IVD已是个红海市场,非常难做。
究竟如何,我们且看看来自学界的深圳大学生物工程系张会生教授和来自创业界的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曾映的想法。
1.IVD创业的突破点在哪儿
如果你聚焦在临床需求的某1点,觉得现有的技术其实不能很好的满足临床需求,沉下心来,把这个技术做好,你就能够创业。我觉得IVD这个行业,比较合适个人创业。
深圳大学生物工程系张会生教授这么总结IVD的创业机会而且1举攻克了1直困扰客户的流痕、熔接线等问题。当初深圳国赛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公司的CRP(C反应蛋白),比血细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好,可以更好的鉴别病毒与细菌。另外一个例子是深圳海得威生物公司,他们用碳13/碳14来检测人体胃里面的幽门螺旋杆菌,也让公司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另外,深圳普门科技有限公司曾映老师认为,IVD产业链很复杂,会细分成很多小市场,免疫分析就分为仪器和试剂。从试剂角度来看,它的前端也是使人眼前1亮的,我国在这块和国外的差距可能不只5⑴0年。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企业已在做这些事情,相信这些对他们来讲也是非常好的机会。
经减速系统减速后通过精密丝杠副带动移动横梁上升、降落2.IVD的细分市场会怎样发展这些性能包括曲折强度和曲折弹性模量?
IVD在2014年大概有430亿的市场,其中生化和免疫加起来就到达近50份额,二者的份额不相上下。曾映老师补充到,血液诊断分支和现在很热门的基因测试也各占1部份市场,还有微生物分析等。毫无疑问这个市场在快速地发展。
全部IVD领域有很多不同的细分市场,如果把他们当1个公司来看,有很多过气的产品,有些正在当打的产品(比如生化),还有的在快速发展(比如免疫),还有1些是新兴的、朝阳的、挑战未来的(比如基因)。
2013年罗氏制药(Roche)单免疫分析这条产品线1年的营收就是27亿瑞士法郎,占全部免疫市场价值1/4。在这么高的占有率情况下,罗氏免疫分析当年还以14的速度在增长,应当说发展速度非常快。
3.关于份子诊断、POCT、微流控的讨论
份子诊断这两年非常火热。「体外诊断的创新点在于份子诊断。」张会生教授说。份子诊断投资比较火,正是由于它区分于基因测序,是针对特定的靶点。虽然份子诊断的市场比较小(中国有大概20亿的市场),但比较合适个人创业,而且以后可能触及分配编码收费的问题,可以斟酌当作投资。
POCT(point-of-caretesting,即时检验)现在也是比较热。张会生教授将POCT分为SMA单机自动化、SWA血清工作站、TLA全实验室自动化3个层次,国内现在是取第2个层次。他认为POCT创业还是有机会的,主要在于找到更好的临床需求的利用,1个是标质物,第2个是更好的方法(比如对PCT(降钙素原),如果能用POCT的方法测,又能测得准)。
微流控有几个非常成功的利用产品,比如i-STAT血气分析仪,美国BioTek免疫荧光,用微流控技术做心脏的4个标志物,同时做检测。利用微流控比较好实现POCT的技术,份子诊断的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聚合酶链式反应)、DigitalPCR,等等。现在研究比较热的是液体微流控(DropletMicrofluidics)。如果想做高通量,使用液体微流控,由于生化样本是在反应堆里,把样本放在液滴(drop)里,只要后面的检测手段足够的灵敏,活动控制也能够做好的话,就能够实现高通量。总之,微流控现在非常热!
4.未来第3方实验室会成为主流么?
曾映老师认为,第3方实验室的全部方向是好的。如果将来我们国家还是大型的3甲医院占据绝大多数的话,他估摸第3方是有发展瓶径的,由于大家在分利益的时候产生了矛盾。汽车轻量化元件/模块:使用轻金属合金减轻元件重量(车身/底盘组件但我们一样看到,在中国当前不是非常建全的环境下,也有1些医疗公司做得不错,比如1家上市公司 迪安诊断。目前,迪安诊断已在全国建立了12家连锁化的「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为全国3000余家医疗机构提供医学诊断服务。相信随着中国医疗体制的改进,迪安诊断的医疗服务模式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从另外1个角度看,第3方实验室还是有1些机会的,中国现在体外诊断的项目总共是1102项,美国差不多有4000项,中国还有3000种医疗项目没有落地,没有到政府的收费目录里面。我觉得第3方可以做得好的话,会有机会的。